姓名 |
刘西京 |
性别 |
女 |
|
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职称 |
讲师 |
学位 |
博士 |
电子邮箱 |
19701882982qq.com |
个人简介:刘西京,湖北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任教师。2008年6月获得中南民族大学环境工程&英语双学位本科学位,2011年6月获得贵州大学无机材料化学硕士学位,2017年12月获得武汉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学位。在教育中遵循“调动学生创意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最大的潜力。
主讲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环保设备 ,水处理设备
研究方向:环境友好材料
奖励与荣誉:
2016 - 2017 年度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2017 年 10月,“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二等奖
2017 年 7 月,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2015 年 7 月,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博士生学术论坛最佳学术报告奖
2014 年 7 月,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三等奖
项目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助剂与工业纳米颗粒对手性农药在土壤中吸附和降解的影响机制(No. 21477091)
纳米材料在农业中的应用使工程纳米颗粒 (engineered nanoparticles, ENPs) 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常来讲,ENPs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对于有机污染物较强的吸附能力。因此,能有效吸附土壤中的杀虫剂及其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课题主要参与人,主要负责特异性纳米颗粒的合成。与此同时,监测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十二五水专项《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
(2013ZX07503-001)子课题 4 专题 2《三峡库区湖北辖区生物群落风险监测、评估技术体系研究》
选取三峡水库坝前支流香溪河流域典型消落带区域开展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消落带植被类型及多样性等动态变化特征,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景观变化及水土流失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辨识香溪河消落带环境生态风险类型,识别主要风险因子,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并进行暴露与危害分析,构建库区消落带区域危险度-脆弱度-损失度模型,从而实现三峡库区湖北辖区生物群落风险预测和模拟。作为课题主要参与人,主要负责植被群落调查、土壤重金属测试试验、污染源计算、RRM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课题实施方案及技术报告编制、项目结题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改性累托石介孔基吸附/光催化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研制及去除水中化学污染物作用性能与机理研究(No.2015CFA137)
累托石介孔基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 在不同条件下,通过改变溶液温度、pH值、污染物初始浓度,纳米复合材料投加量、复合材料中主客体材料配比等,研究累托石介孔基纳米复合材料去除环境化学污染物(如有机染料、芳烃等)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量子点标记细胞及生物大分子体系检测痕量环境有毒化学品毒性效应技术(No.2007AA06Z418)
作为项目主要参与人,主要负责新型近红外量子点的制备、稳定性研究及其对于细胞标记和活体成像方面的分析。采用 CdZnS 及 ZnS 壳层对其表面进行钝化修饰,极大地提高了量子点的稳定性。鉴于其所具有的双壳结构及抗氧化配体 NAC,所合成的近红外量子点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在 30 min 内高效标记肿瘤小鼠肿瘤部位。进入裸鼠体内后能随着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肾清除率(renal clearance)快速代谢。在此基础上成功地实现了 NAC-CdHgTe/CdS/CdZnS 核-壳-壳量子点对载有腹水瘤的BALB/c裸鼠靶向标记,有效的监测体内的转移肿瘤的具体位置。
湖北省环保厅公益基金项目(2110307):湖北省重点行业污染物初始排污权分配及排污许可研究
作为项目参与人,主要负责差异分配模型构建、技术报告编制、项目结题的组织协调。
长江科学院开放基金研究项目(CKWV2012319/KY):汉江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研究汉江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气候变化、跨流域调水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与中下游区域水资 源、水生态及水环境的响应关系,构建水量-水质联合模拟模型,评估汉江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作为项目参与人主要负责汉江流域水域面积提取及分布的变化分析、流域水华发生多因子回 归分析、利用综合健康指数法构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课题技术报告汇总编制等工作。
学术成果:
Xijing Liu, Peijiang Zhou, Hongju Zhan, Hongyu Liu, Jianwei Zhang and Yanan Zhao,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ar-infrared-emitting CdHgTe/CdS/ZnS quantum dots capped by N-acetyl-L-cysteine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imaging, RSC Adv.,(二区,IF: 3.108)
Xijing Liu, Peijiang Zhou, Hongyu Liu, Hongju Zhan, Qiang Zhang and Yun Chen, Design of bright near-infrared-emitting quantum dots capped with different stabilizing ligand as ultra-sensitive probes for tumor targeting, RSC Adv., (二区,IF: 3.108)
Xijing Liu, Peijiang Zhou, Hongyu Liu, Hongju Zhan, Qiang Zhang and Yun Che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ear infrared-emitting quantum dots with ultra-small sizes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imaging, J. Mater. Chem. C, (under review)
Hong-Ju Zhan, Pei-Jiang Zhou, Rong Ma, Xi-Jing Liu, Yu-Ning He, Chuan-Yun Zhou. Enhanced oxidation stability of quasi core-shell alloyed CdSeS quantum dots prepared through aqueous microwave synthesis technique, 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014, 24, 57 ̶ 65.
刘西京,周培疆,詹红菊,微波加热法合成近红外 CdSeTeS 合金量子点及其在活细胞成像中的应用,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宜宾:2014
Xijing Liu, Peijiang Zhou, Hongju Zhan, Enhancement effect of illumination on the photoluminescence of water-dispersed CdHgTe/CdS quantum dots for in vitro and in vivo imaging,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研讨会,台湾:2014
刘西京,周培疆,詹红菊,室温合成水溶性 CdHgTeS 量子点及其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重庆:2015
Xijing Liu, Peijiang Zhou, Hongju Zhan, Aqueous microwave synthesis of alloyed CdSeTe/ CdS quantum dots as Fluoresent Probe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博士生学术论坛,武汉:2015
刘西京,周培疆,詹红菊,水溶性 CdSeTe/CdS 核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水中重金属定量分析的应用,长江水环境研究高校协作组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杭州:2017
刘西京,周培疆,詹红菊,微波加热法合成近红外 CdHgTe/ZnS 核-壳量子点及其在水中重金属恒量分析的应用,2017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博士生学术论坛,武汉:2017
詹红菊,周培疆,刘西京,李瑞文,吴黄英,向晓力,晶格稳定性对 CdTe 量子点和CdSe/CdS/CdZnS量子点细胞毒性效应的影响,2013 年全国污染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云南:2013
周培疆,刘西京,詹红菊.一种 CdTeSeS 量子点的水相微波制备方法.(专利号: ZL201410257343.6,发文日:2016 年 02月 24日)
周培疆,刘西京, 詹红菊.一种 CdHgTe 合金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专利号: ZL201410257304.6,发文日:2016 年 06月 22日)。
周培疆,刘西京,詹红菊.一种 CdSeTeS 量子点-聚丙烯酰胺纳米微球的水相微波制备方法 (专利号: ZL201611099275.0,发文日:2019 年 02月 26日)。
刘西京,刘红雨,易国庆. 一种 CdTeSeS/ZnTe 核壳量子点的水相微波制备方法 公示阶段
刘西京,刘红雨,易国庆. 一种复合改性纳米粒子变压器油及制备方法 公示阶段